2006年11月16日起,来自世界各地的40多个合唱团体聚集韩国东南部港口城市釜山,在为期3天的第二届釜山国际合唱节上展现合唱的独特魅力。
率团参赛的中国指挥家、音乐家杨鸿年教授在接受
记者专访时说,这是他第二次到釜山参加合唱节,参加这两届合唱节有一个共同的感觉——
亚洲的合唱水平提高了,
菲律宾、
马来西亚和
印尼的合唱团进步尤其快。针对亚洲和欧美在合唱水平上的差距,杨鸿年说:“这种差距是在传统的和声概念上的。如果从
民歌领域来看,亚洲的民歌合唱实力很强,潜力巨大,并不逊色于欧美。”
他举例说,他在釜山听到过不同编排的
《桔梗谣》 (朝鲜民歌),每个团体唱法都不一样,民歌的多样性和创造性是无穷的。无论在人口数量还是在民族多样性上,亚洲都远远超过
欧洲,合唱的民族性很重要。杨鸿年认为,亚洲要在合唱艺术上取得发展,必须向西方学习,亚洲合唱团体尤其要在发声的
观念、语言技巧和合作技巧上向欧洲学习,吸收欧洲合唱艺术的精华。在谈到中国合唱艺术的现状时,杨鸿年说:“中国在音乐上有这样的现象,单个的演唱、
乐器演奏方面,常常有国际一流的尖子,但是在交响乐和合唱等领域,并不代表国际最高水平。”
他说,真正代表一个国家综合音乐实力的是合唱团和交响乐团,希望各界更多地支持合唱艺术和合唱事业的发展,为民间合唱团体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让合唱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给人们以艺术的熏陶。
杨鸿年率领的少年及女子合唱团20多年来已积累了近千首中外歌曲,演出近400场,先后荣获6项国际大奖。合唱团曾于1993年和2001年两次随
北京市申奥代表团赴
摩纳哥和莫斯科参加申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