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念合唱百年 诠释先驱作品--记爱乐合唱团的公开排练 |
|
上海爱乐网
www.cshp.cn(2013-10-29) 来源:上海爱乐合唱团
|
|
|
|
- 合唱艺术是音乐文化史上的璀璨明珠,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1913年李叔同创作的第一首三声部的合唱曲《春游》起,至今已走过了一百年的漫长历程。为纪念中国合唱百年,上海爱乐合唱团从年初起就精心策划与筹备纪念中国合唱百年专场音乐会。在音乐会上将为观众演唱由李叔同、萧友梅、黄自、赵元任等先驱者创作的中国早期的合唱艺术歌曲。此类合唱曲目带有浓厚的时代背景、特殊的艺术风格和很深的艺术内涵,对于指挥来说,只有充分了解词曲作者的创作思路和理解曲目的内涵,并以相应的动作语言表现,才能通过合唱团的排练与演唱来诠释作者的真正意图。
为了帮助上海的合唱指挥能深层次的理解此类合唱曲目,上海爱乐合唱团于10月10日、17日、24日三次向社会公开排练课程,并由著名作曲家、指挥家萧白指挥。慕名前来观摩的有上海市二中学合唱团、大镜中学合唱团、邮政合唱团、杨浦区四平街道合唱团、闵行白玉兰合唱团等30余位合唱指挥及合唱爱好者。上海市合唱专业委员会何剑平、王铁龙等领导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前来观摩。

-
公开排练共有“教我如何不想他”、“大江东区”、“海韵”、“春思曲”、“问”、“抗敌歌”、“旗正飘飘”等7首歌。在排练中,萧白指挥首先都会把这些曲目作者当时创作的背景、曲目的内涵向团员作介绍。理解作品的内涵、了解歌曲创作所处的时代背景、特定环境和思想感情、是演绎歌曲的基础,一首歌曲或长或短,都凝聚着作曲家的强烈感情,作曲家的深情厚意蕴藏在每个音符之中,歌唱者需要认真地去发掘和领会。对作品的理解越深,感受越深,在演唱时的表达则越纯真,越完美。其次,有了对歌曲的真情实感后,萧指挥就提出了对歌曲处理的总体设想,包括整个歌曲的速度、力度、音色等问题。一首歌曲中强弱、轻重的变化,一定要有铺垫的过程,否则一个劲儿地强或一个劲儿地弱是达不到艺术效果的。再次,萧指挥强调对歌曲风格的掌握,因为对歌曲风格掌握得好与坏,演唱的效果是大不一样的。如果我们在歌唱前对作品的时代风格、地区风格、个人风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