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韵敏谈中国合唱“百年精彩” |
|
上海爱乐网
www.cshp.cn(2007-12-20) 来源:上海爱乐合唱团
|
|
- 上海爱乐网记者顺颂12月3日报道,今晚,上海爱乐合唱团正在紧张而认真排练“百年精彩”--中国合唱百年之路音乐会节目,排练空闲之间,上海爱乐合唱团艺术总监叶韵敏女士很高兴地接受上海了记者采访。
- 合唱艺术是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
- 合唱艺术,是欧洲人积累千年的智慧所创造的第一个音乐群体艺术形式,是近代音乐之母,是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20世纪之初合唱来到中国,在“学堂乐歌”声中从此开始了中国的合唱之路。
- 中国合唱事业的迅速发展
- 不同时期的作曲家写出了风格迥异,各具时代特征的优秀合唱作品。由沈心工作曲、杨度作词的《黄河》是中国第一首齐唱创作作品。这首质朴、雄浑、富有民族性格的作品完成于1905年,开启了中国合唱的历史。随之由李叔同在1913年创作的三声部合唱《春游》,是中国多声部合唱的纪元之作。此后,留学国外的音乐家陆续回国,投身音乐创作,使合唱作品日益繁荣,划出一条快速发展的轨迹。从合唱小品《春游》到合唱艺术歌曲《海韵》,再到清唱剧《长恨歌》,这些作品不仅标志着中国合唱创作发展的神速,而且极富创造精神,至今引为经典范例。许多合唱作品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抗战中合唱成为这一时期的号角,出现了《黄河大合唱》、《游击队之歌》、《在太行上》等一批讴歌中华民族的作品,成为民族精神集中表现的世纪经典之作。而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以来诞生的《长征组歌》、《东方红》、《祖国颂》、《阿拉木罕》、《牧歌》、《雨后彩虹》、《飞来的花瓣》等一大批优秀的合唱作品,给我们的合唱增添了色彩和生命力,使中国的合唱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
- 上海爱乐合唱团将作精彩献演
- 上海爱乐合唱团在新年来临之际,于2007年12月22~23日在上海音乐厅将中国百年合唱中的经典之作奉献给广大合唱爱好者,将中国优秀的合唱作品得以传承与弘扬。
|
|
|
|
|
 |
|